更新时间:2024-11-04 00:14
《无敌破坏王》是迪士尼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,由里奇·摩尔执导,菲尔·约翰斯东担任编剧,由约翰·C·赖利、萨拉·丝沃曼、简·林奇和杰克·麦克布瑞尔等联袂献声。该片于2012年11月2日在美国首映,同年11月23日在中国内地首映。
无敌破坏王生活在一个80年代出品的游戏中,他的设定身份是一个反派,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游戏《快手阿修》中大搞破坏,其后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会及时赶到进行修补,赢得奖牌包揽一切荣耀。身为反派的破坏王厌倦了自己的生活,眼看阿修被胜利者的光环围绕,自己却日复一日在无趣中过活,他终于决定改变。单纯的他以为只要自己也能得到一枚奖牌,就可以摆脱反派的身份,于是破坏王在游戏厅歇业后,偷偷离开了自己的游戏,前去闯荡其他电子游戏的世界。
在途中,破坏王结识了来自《英雄使命》的冷酷队长和来自90年代糖果赛车游戏《甜蜜冲刺》的小女孩云妮。后者梦想着能上场比赛,但其身份也不允许她梦想成真。破坏王所属的游戏《快手阿修》由于失去了他被认定为系统错误,如不尽快返回,则游戏就会被永久删除;而《甜蜜冲刺》的游戏世界则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巨大的、威胁到整个游戏世界的阴谋。这也许是无敌破坏王实现梦想的机会,但也可能是一条不归路。最终他扭转乾坤,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。
注:无敌破坏王的剧照图册参考资料来源
注:演职员表的参考来源
注:角色介绍参考资料
电影《无敌破坏王》的配乐由亨利·杰克曼创作,原声音乐中还包括了由猫头鹰之城、AKB48、史奇雷克斯及蕾哈娜等人创作的音乐。影片的原声唱片集于2012年10月30日由华特迪士尼唱片公司发布。
注:无敌破坏王的原声资料参考资料来源
剧本创作
自导演里奇·摩尔加入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后,便开始筹备电影《无敌破坏王》。摩尔在创作电影剧本时发现电玩游戏里的角色都没有自由意志,被程序设定成日复一日只能做同一件事。于是就有了影片中,破坏王穿越各个游戏,踏上了赢取勋章旅程的故事情节。
创作过程
《无敌破坏王》共有四个独特的场景。第一个是《快手阿修》中的复古世界,第二个是《英雄使命》中的超现实世界,第三个是《甜蜜冲刺》中超可爱的日本动漫风格世界,第四个则是游戏中央车站,其中游戏中央车站的灵感来自于纽约的中央火车站。影片在视效开发、美术、动画效果、角色开发、 视觉效果、灯光、摄影和音乐方面,制作人不遗余力地勾勒这四个世界的不同特征,用这些场景以加大角色之间的区别。而影片中的情感则是最吸引观众的元素,迪士尼电影的标志则是赤子之心,这也正是《无敌破坏王》创作的基础。影片中的情感元素,不仅聪颖巧妙和华丽出众,还能真正地抓住观众的心,带给观众无限惊喜与感动。
配音选择
《无敌破坏王》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,而且还有不同的声音。在角色配音上,剧组邀请约翰·C·赖利来担任破坏王的配音,而约翰·C·赖利的配音辨识度强,并充分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角色中。快手阿修这个角色则是为杰克·麦克布瑞尔量“声”订做的。简·林奇则献声女队长一角。而云妮的配音需要讲话尖刻、反应很快,同时又能处理好严肃的部分,而身为喜剧演员的萨拉·丝沃曼正好满足了这个角色的需要。
新颖配音
为了让电影显得新鲜出炉和一气呵成,导演在《无敌破坏王》的配音上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录制方式。这既是在录音时,将演员组合在一起进行配音。这样的录音方法不仅激发演员在配音中的自主性,还让演员们在配音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去表演、去沟通,也避免了日后逐帧制作的工作。
打破常规
快手阿修和破坏王是一个八十年代的电玩游戏,电影中快手阿修则是经过CG制作的精雕细琢后呈现出来的,而影片中的场景兼具复古和真实, 整体的风格呈现出8位像素世界的感觉,角色只能在网格上上下左右移动,而不会走斜线。所以影片在美术指导、动画表演、镜头移动到音乐、灯光,每一个环节的制作都要求得很简单。
注:无敌破坏王的海报资源来源
正面
《无敌破坏王》故事结构简单,但沿袭了奥斯卡情有独钟的“复古和致敬”风,先是通过三款自创游戏向电子游戏史上经典游戏的致敬,继而又不惜重金与全球各大著名游戏厂牌合作,让明星游戏人物集结大银幕。(《成都商报》评)
《无敌破坏王》的大获成功源于其独特的创意操作,上世纪80年代的街机游戏角色不仅令如今已为人父母的家长们重温难忘回忆,同时片中风格鲜明的新游戏也俘获了小朋友的芳心。
直接称赞影片为年度最别出心裁、最具娱乐性的合家欢作品。(《时代杂志》评)
影片就像萨拉·丝沃曼的角色一样机智有趣、甜美活泼,是一部专供孩子和家长的作品。(《亚利桑那共和报》评)
影片快节奏的旅程,是《超人总动员》后最具热情与活力的儿童动作电影。(《视听俱乐部》评)
中立
《无敌破坏王》打破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观念,体现在快手阿修这个正面角色上。但快手阿修和动感女战士不过是每天在重复一项被称为英雄的工作,并非为了正义而正义。坐在银幕前的观众辛辛苦苦寻觅和渴求的,也只不过是导演编剧为我们设置的太虚幻境和乌托邦。(《京华时报》评)